看清历史才能看清前途,读懂未来必先读懂过去。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千秋伟业”令人意气风发,“征途漫漫”催人乘势而上。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评论,着眼新征程新期待、新阶段新任务,与读者一起从建党百年的光辉历程中寻觅历史启迪,从党和人民的共同奋斗中解析宝贵经验,为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汲取智慧、凝聚力量。
——编 者
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我们必须加强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领导,进一步感悟思想伟力,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一百年来,我们党为什么能风雨无阻、一往无前,创造辉煌业绩?国内外观察家纷纷给出各种解答。不管怎么解释,谁都无法否认的一点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照亮了中国共产党的前行之路。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最鲜明的特色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紧密结合,在推动发展上拥有强大的政治优势、理论优势、制度优势、文化优势。”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最鲜明的特色。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我们必须加强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领导,进一步感悟思想伟力,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回顾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70多年历史,毛泽东同志说:“中国人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抗御帝国主义。”从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那一刻起,我们党就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始终不渝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从此,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无比生动地表明: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思想指引。
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超大规模国家,要实现人民团结奋斗和社会安定有序,没有科学思想指引是根本做不到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全面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伟大飞跃。
有这样两组数据: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全国3900多万名党员、干部战斗在抗疫一线,1300多万名党员参加志愿服务;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全国累计选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鲜红党旗高高飘扬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显示出我们党无比坚强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确保全党集中统一,始终成为团结带领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前进最可靠的领导力量,殊可宝贵也尤其不易。在新征程上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才能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
“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百年政党的思想伟力、理论强音,贯穿于中国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优势、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优势同坚持新发展理念等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论优势统一起来,党和人民一定能在新时代创造新的历史辉煌。
来源:《人民日报》(2021年06月23日第05版)